西藏丧葬特点
西藏丧葬有几大特点;
第一,受自然影响大。综观西藏各种葬式的分布和演变,无疑大多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形成的。在大部分缺乏林木的地方,以天葬为主,较少施行火葬;而在东南森林茂密地区,火葬较盛行;沟壑做流以多的地方人们将水葬视为与天奖同样的葬仪。
第二,受佛教影响大。自佛教传人西藏后,无论是丧葬观念,还是葬礼、葬仪、葬式都发生了变化。在佛教转世轮回观念影响下,古老的土葬习俗慢慢被淘汰,因为为了顺利转世,不应在尘世中留下任何牵挂的痕迹,尸体当然应该处理干净——喂鹰、喂鱼、焚化……但本身实行转世的高僧大德,可以超越常人的轮回,故而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要实行塔葬。西藏的葬式可分两个阶段,后期的葬式几乎无一例外打上佛教烙印。
第三,葬式种类齐全。除天葬、土葬、水葬、火葬、塔葬五大主要葬俗外,还有崖葬、树葬、寄棺葬、石棺葬等等,这里几乎存在世界上所有丧葬方式。而且西藏的丧葬民俗结构复杂,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从时间段来看,早期以土葬为主,佛教传人后;天葬占统治地位;从等级层次看,塔葬、火葬普遍被视为高等级葬式;从地域结构看,各地对丧葬方式的理解不同,而且藏文化腹心区以天葬为大众葬俗,而边远区各不相同,有以水葬为主者,有以火葬为主者,也有以崖葬、树葬为主的。
藏族对死亡的诠释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不同民族对死亡的理解不同,因而衍生出的丧葬习俗、丧葬文化也不尽相同。
死,在藏族大众观念中并非意谓着生命的终结,而是喻示着新生命的开始。因为藏传佛教讲究“万物有灵”、“生死轮回”之说,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由外壳与灵魂的结合体,人即是灵与肉的结晶,躯壳不外乎是灵魂的载体,死亡只是二者的分离,灵魂逸出废旧躯体投转另一新的躯体继续存在,别而复始。但价数指出生命是在“三界六道”中轮回,行善业者可进人三善趣(天、人、非天),行恶业者会四人三恶趣(地狱、畜牲、饿鬼)。人们极力想进人三善趣,避免掉入三恶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合在西方引起极大轰动的,据说是8世纪吐着赞普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的高僧莲花生大师所著的们负域生死书》一书从们“死亡和新生的艺术”。
《西藏度亡经》,藏文原名为“中阴得度”。“中阴”指人在离开人世之后到尚未投生之前这一阶段。该书即是18导人们面对死亡时,如何摆脱生理和肉体上的苦恼、恐惧。具体说,凡人死后必须经历临终中阴、实相中阴、投生中阴三个时期,共七七四十九天。临终中阴时期,即人刚死时会见到一种“清光”,高僧大德借此从轮回中解脱或佛升天,人如来净土;而“清光”对一般人来说,稍纵即逝,只能在昏暗中摸行,不得人如来净土。实相中阴时,死者的灵魂仿佛重新回到了人世间,死者重新体验现实生活,对世间的七情六欲、善思喜悦,有着斩不断的眷恋,经受着各种考验。这一切决定着死者的投生去向。死后15天左右,进人投生中阴时期,死者生前生活情形显得愈来愈模糊,开始寻求投生的途径。是进人三善趣还是三恶趣,主要根据死拉在实相中阴时的考验而定,所以活人在中阴期为死者念经、作“颇瓦法”,保持安宁勿扰等丧葬仪式都有助于死者往较高层次的转生。
尽管我们对西藏古代丧葬观了解不多,但通过对西藏近现代丧葬的研究,发现尽管西藏存在纷繁的葬式,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以及贯穿于各种丧葬仪轨中的观念大致相同。无论是天葬、水葬或是崖葬、火葬等,无不讲究“中阴得道”之说,佛教的“万物有灵”、“生死轮回”观念主导着西藏的各种丧葬行为;也导致藏族的丧葬习俗与其它各族存在较大差异,独具特色。
首先,藏族对“死亡”即“新生”的理解,使人们能坦然面对死亡,全无恐惧和悲痛。不但临终者能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受任何精神折磨,而且逝者的亲朋好友也不象其它地区在各种表现中显得那么悲戚、沉痛。马丽华在《灵魂象风》一书中记载了一位藏族同事为其亡弟周年忌时所作的一首家诗;
兄弟你走了请放心地走吧,
我会到寺庙为你点灯祝愿,
希望你早日转生返回人间,
我们又可以一起欢乐相聚。
这首诗代表了藏族对死亡的理解。亲友的死亡,不过是暂时的离别,重逢有时,当然也就用不着极度悲痛了。
其次,西藏的丧葬仪轨基本上是为死者而作,为了帮助死者的灵魂顺利转生投股,斩断其对尘世的惦念而作。七七四十九天请僧人念经是为了帮助亡灵各个中阴阶段升迁顺利;在停丧期间禁止人们大哭大笑、大声吵闹,怕惊扰亡灵……其它不少地区,特别是汉区,大多数丧葬仪轨不是为死者,而是为活着的人的脸面,为子孙后代的名声,死者的坟墓、灵牌越修越豪华,甚至还“死人占活人房”的怪现象。相比而言,藏族死后饲用、喂鱼,或火化骨灰飘洒高山、江河,更显超凡脱俗。
此外,我们认为,藏族对生与死的这种独到理解、诠释,是形成藏民族各种比俗文化山路一乐观天性的根源;也是面对极其严酷大自然,独特而极具魅力的藏文化能艰难生存发展的根源;但我们也应看到,这种理念,使藏民族在与自然的关系中,更注重适应,而非斗争,也就减弱了民族性中的进取精神。
上一篇:纳西族的丧葬习俗 |
下一篇:灵魂随鹰翼而归(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