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鲜花花篮花圈-丧葬用花配送服务
春秋战国时,邵阳县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设郡县,邵阳县属长沙郡。
西汉初年,邵阳县属长沙国昭陵县。西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改昭陵县属零陵郡。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置昭阳侯国于今黄陂桥乡同意村,仍属零陵郡。
东汉改昭阳侯国为昭阳县。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为避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改昭阳县为邵阳县。邵阳之名从此开始,但这邵阳正是今之邵东,县治在余家桥。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隋朝废邵陵郡,改名为邵阳县,又将县治从余家桥迁到今邵阳市。隋代属潭州管辖的邵阳县,范围十分广大,大体上相当于现今的邵东、邵阳市、邵阳县、新邵县、隆回、城步、新宁、武冈、绥宁、洞口。
隋炀帝时,邵阳县为肖铣所占,邵阳县改称建州。
陵门前大平台东西各建有一座硬山卷棚式的相对称的休息室,屋面覆盖蓝色琉璃瓦。东房做卫士室,西房作休息室,室内装有洗手间设备,实际上是两座象征性点缀建筑物。 [1]
碑亭
碑亭
碑亭
中山陵碑亭建在天下为公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以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为仿中国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形式,高17米,宽12.2米,平面近似方形。 [7]
墓碑为,高9米,重达几十吨,是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雕琢而成。当年建造墓碑时,曾向国内各省广泛征求墓碑材料。福建省选制了一块庞大的花岗石碑料,当在装运时,由于体积太大,又极其沉重,装上船不久,就沉没到水里去了。于是,只好又从福建赶制了第二块花岗石运到南京来。从南京下关码头全靠人工滚木一步一步地移到紫金山下,再从山下运到山坡碑亭工地,耗时达四十余天,由此可见当时工程艰巨和宏大以及建筑工人坚韧不拔的毅力。人们在碑亭里见到的大石碑,就是用当年第二块福建花岗石制成的。
湖南省邵东鲜花花篮花圈-丧葬用花配送服务
上一篇:湖南省邵阳县鲜花花篮花圈-丧葬用花配送服务 |
下一篇:湖南省沅江鲜花花篮花圈-丧葬用花配送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