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安徽山村的特殊丧葬风俗


1(1).jpg


在安徽皖南一偏僻山村,村里存在一种延续多年的习俗,老人们去世后并不直接入土下葬,而是在路边寻个地方放置3—7年,等着老伴儿去世一起合葬,所以在我们这儿随处可见路边停放的红棺木。


2(1).jpg

如果超过7年老伴儿还未去世,那就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日,将其下葬,当地称之为——葬坟。家人需要摆好祭拜物品,才能上路。


3(1).jpg

葬坟一般都提前选好日子,而且都在晚上。在寿材上面绑一只公鸡,孝子要大声呼喊,并用棍子拍打公鸡令其啼叫。


4(1).jpg

据说公鸡可以引魂上路,死者的灵魂便能附上,引领亡者通往极乐世界,不会沦为孤魂野鬼,而附有亡灵的招魂鸡会被放生,不会被宰杀。


5(1).jpg

下葬前,在坑底敷上木炭和石灰,铺上芝麻、大豆和稻子的秸秆,然后点火烧成灰,当地俗称暖坑。


6(1).jpg

待时辰一到,将收拾好的棺材放在烧尽的草灰上面。


7(1).jpg

地匠用罗盘测算寿材放置的方位,拉上特地准备的系有铜钱红头绳做好方位标记,这在当地的土葬中尤为重要,村里人比较迷行的说法是这关系到子孙后代的运势,就绪后等待填土。


8(1).jpg

一夜的忙碌后天亮了,立好碑,逝者的亲人再次摆好祭拜物品烧纸钱祭拜逝者。


上一篇:丧葬习俗 | 出殡请“八仙” 下葬须“落土”
下一篇:蒙古族的传统丧葬习俗
相关资讯:
 ·崇川区花圈店,缅怀至诚,花声悠扬
 ·淮阳县仙景园陵园附近花圈寿衣店
 ·网上购花圈

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QQ/微信同号:972445352
在线客服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