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吉林农安(黄龙府)习俗

  农安一带的习俗,既有关东的共性(关内汉族习俗与东北少数民族习俗的融合),又有当地的特点。

  东北地区流传一首“关东城,三宗宝,人参、貂皮、靰鞡草”的民谣。农安的江湾一带盛产靰鞡草,这种草草质柔软,保温防潮性能好。冬季天冷雪大,农民喜欢穿靰鞡(牛皮缝制的鞋),用靰鞡草絮起来。穿在脚上耐寒轻便,因此,靰鞡草被誉为“关东三宝”之一。解放以后,穿靰鞡的人逐渐少了,失去了它当年的价值,有人把“关东三宝”改成“人参、貂皮、鹿茸角”。关东除有“三宝”之外,还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十七八的姑娘叼个大烟袋,生个孩子吊起来”。生个孩子吊起来,是指把婴儿放在吊起来的摇车里,妈妈边做家务边推动摇车,让婴儿安睡;十七八岁的姑娘叼着大烟袋,现在已不多见。

  在饮食上,农安盛产谷子,当地人喜欢吃小米饭,尤喜用大白菜叶包“饭包”,也称“捧包”。农忙季节和腊月,家家淘黄米,蒸豆包。

  在居住上,因当地多大风,又有渗水性能差的碱土,故民户多建土平房,春季用碱土抹房盖不漏雨,不怕风剥。1978年以后,部分土平房逐渐改成砖瓦平房。

  在语言上,农安一带土话较多,“嗯哪”(是)、“夜隔”(昨天)、“不远遐”(近),被外地人讥为“农安县三大乏”。

  农安有一种较独特的活动,俗称“打单鼓”,也叫“烧香”。因为有病“还愿”叫“还愿香”;庆祝丰收叫烧“太平香”,迷信色彩很浓。解放后,这种活动基本杜绝,但单鼓有多种鼓舞形式,音乐“九腔十八调”,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利用单鼓有唱有舞的形式,编写新词,做为群众一种文娱活动,称作“太平鼓”。

  一、生产习俗

  解放前,农历正月初六为上工日,地主、种地大户和雇工的人家要准备酒席,叫“合班酒”。即东家或当家人向长工伙计交待当年生产安排和分工,边吃边唠,人称“合班饭”。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龙凤日,家家在院中撒灰仓。用柴灰从房门口撒到院门,撒成一条灰“龙”,并在院中心用柴灰撒大圆圈,圈中分成几个仓,每个仓里放进一种粮食,预祝当年五谷大丰收,粮食堆满仓。

  每到农忙季节,黎明出工,午饭提前,有“庄家饭,十点半”的说法。一到夏季,由于天长,又加忙铲忙耥,在下午4时许,由家人往田里送水送饭,田间劳动的人,在地头或树荫下,席地而坐,边休息边喝水用餐,叫“吃贴晌饭”,然后一直劳动到日落才回家吃晚饭。麦收季节,俗称“拔麦子”,因为平时农民很少吃面食,收获新麦,都要吃顿面食,同时也有祝贺麦收之意。冬季打场,即脱粒,扬好的粮食先堆成一堆,然后一袋一袋地扛回家中,倒进粮仓。此刻,有许多禁忌,一般都不说话,更不说忌讳的话,如“快了”、“完了”之类,意在粮食打的多,扛也扛不完,粮仓装不下,俗称“打饱场”。更忌妇女进场院,此种歧视妇女和迷信的习俗,解放后已不存在。

  解放前,马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动力,是农安的主要资产之一,把看得很重要。农历六月初为马王爷生日,这天养马人家都蒸馒头给马王爷烧香上供,祈求保佑骡马平安,在马棚的顶梁上,拴个用黄布做的小猴,象征弼马温孙悟空在此,保护全圈骡马膘肥体壮,不闹瘟疫。

  二、生活习俗

  解放前,在服饰方面,农民夏季戴草帽,冬季戴四耳毡盔皮帽,春秋多不戴帽子。草帽用秫秸皮刮成糜条编成,尖顶圆檐,形似蘑菇,巧手可编出各种花纹图案。解放后,购进外地用麦秸编制的圆盔大檐草帽,秫秸草帽逐渐淘汰。四耳皮帽也称四喜帽子,前后各一小耳,左右为大耳;俗称“帽扇子”,多用狗皮、兔皮或羊皮等缝制,富有者多用狐狸皮和貉皮等。帽盔圆形用羊毛擀成,上部为盔顶,下部剪成四个帽耳,均呈半圆形。在屋里或天气不冷时,把帽耳折在盔内。解放后,戴四耳皮帽的逐渐减少,被两个长耳皮帽代替。

  衣服按季更换,天暖穿小布衫、单裤,男人多着黑和蓝色,年轻女人穿花布衫。小布衫也叫小褂,男人是对襟系纽扣;女人带大襟,在右大襟腋下系纽扣,纽扣是用布缝制的圆条,再结成圆球状的结,俗称“蒜头”疙瘩。上年纪的人,也有用铜扣、玻璃扣的。在家或劳动时穿小褂、单裤,出门时一般外套大布衫。大布衫蓝色较多,老年人多穿黑色,老太太也有穿半截大布衫的,富有者穿绸缎制做的长衫,妇女多穿旗袍。解放后,大衫、棉袍被风衣、棉大衣代替。

  解放前大多数人穿家做的布鞋,冬季普遍穿靰鞡。靰鞡是用牛皮缝制而成,形似小船,底宽帮深,前尖翘似船头,前脸捏有多褶。将靰鞡草砸软,均匀的絮入靰鞡中。在靰鞡帮的前后两侧用皮条穿上耳子,穿进绑绳。穿时把靰鞡靿子捆绑在小腿下部。靰鞡适于冬季户外劳动或长途步行,冬季乘车远行轻便遂脚,保温耐寒。春播时多穿靰鞡踩格子,面宽踏实。

  在饮食方面,解放前以小米为主,兼食玉米面、玉米碴子和高粱米。当地出产少量旱稻,俗称粳子,加工后称粳米,并种少量小麦。一般民户逢年过节时,才能吃点粳米和面粉。平时一日三餐,早餐一般是玉米面饼子(俗称“大饼子”),玉米面掺少许大豆面,或掺适量小面,俗称“杂合面”,贴在饭锅内,下面炖菜或煮粥。午餐小米干饭,晚餐玉米碴子粥,有时放进芸豆,别有风味。

  农忙时节和腊月,家家淘米蒸豆包。黄米面发酵后,包上芸豆或小豆馅,团成圆形,蒸熟食用。农安出产荞麦,解放前用荞面包饺子、擀面条、削面片、压面片,代替面粉改善生活。荞面是用木制的床子压出来的,打卤面是圆形的面条,浇上炸酱卤,别具风味,农民尤其喜欢食用。

  60年代以前,大多数农家副食较差,只有夏秋两季能吃到新鲜蔬菜,冬季只有白菜、马铃薯、萝卜、葱、渍酸菜和干菜。每到春季,俗称“苦春头子”,冬储菜基本用尽,只有少许干菜、马铃薯、咸菜。稍富裕人家,有时可吃一些黄豆芽或豆腐、粉条之类。直到冰消雪化,地里长出野蒜(小根蒜)、苣荬菜、蒲公英,妇女儿童采回家中,洗净蘸酱吃生菜习惯,生菜多是白菜、葱、芫荽(香菜)、辣椒或野菜。用白菜叶包“饭包”,把白菜叶铺好,将撕碎的葱、辣椒、芫荽与大酱拌匀,放在菜叶上,再将小米饭包进去,捧起来吃,地方风味浓厚,尤为妇女所喜食。平时熬菜,多用小米饭米汤,加上适量调料,虽然没油,比清水熬菜好一些。至于鸡、鱼、肉、蛋,除年节和待客外,平时很少食用。

  在居住方面,初来垦荒农户,用土垒墙,树杈当梁,蒿草为盖,搭成简易小房,俗称窝棚或窝堡。后来有些屯名便沿用窝堡的名称,如程家窝堡、腰窝堡等。马架也是临时小房,用木杆、蒿草搭成人字架,“四马架”、“六马架”等屯名即由此得名。开荒定居后,随着生产发展,开始修建永久性住宅。房屋以木料做柁、檩、椽、柱,支起房架,用土坯垒墙,内外用泥抹光,用秫秸或苇子编成房箔,在房箔上压上土和碱土,后用碱土泥抹光,这种房屋叫土平房。

  全县多是土平房,只有少数草房和砖瓦房。每座房屋三间或五七间不等,多为单数。南向为正房,两边的配房叫厢房,前门两侧的房屋叫门房。独门独院由一家人居住,有正房、东西厢房和前门房的叫“四合院”,皆是大户人家。一般人家三间住宅,多在中间开门,也有一头开门的。进门这间叫堂屋,即厨房。中间开门的堂屋两边有锅台。灶火直通左右两屋的火坑。正房火炕均在南窗下,称南炕;南北皆有炕,叫“对面炕”。炕是人们休息睡眠的地方。室内陈设主要有长方形木柜,富裕人家有放被褥的“地琴”或“炕琴”,木柜上放有大镜、掸瓶,屋地中央放有方形八仙桌和木椅。进入80年代,砖瓦结构房屋逐渐增多,农村室内家具也换成立柜、组合柜、茶几、沙发、写字台等,富裕人家火炕变成了钢丝床。

  三、岁时风俗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春节俗称过大年。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筹备过年,有些人家先杀年猪,请亲邻吃猪肉,习惯煮猪血脖肉和灌血肠,以吃肉、吃血肠为主。把猪肉和头蹄下水全部冻起来。准备春节食用。腊月十五前后,淘米磨面蒸豆包、撒粘糕。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从这天往下排:“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首(春联),三十晚上坐一宿(守岁),大年初一满街走(互相拜年)。

  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为过大年,这一天贴春联、年画、门神、立灯笼杆、接财喜神;供天地、祖宗、灶王;吃饭吃炖鲇鱼,以求富贵有余、年年有余;午夜在院中生烟火,摆供桌,燃放爆竹,烧香烧纸祭神祭福;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押岁钱;吃年午夜饺子;玩“嘎拉哈”(羊猪的膝关节骨)直到天明。解放后,迷信活动逐年减少。

  旧风俗: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犬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哪日天气好,预兆这一年就收成什么。初七人日这天,家家吃面条,叫拴小孩子腿,面条也称“泰面”,寓连续不断康泰之意。

  元宵节又叫灯花节,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从农历十四到十六日,吃元宵、看花灯、扭秧歌、放焰火。十五晚上,城乡处处秧歌锣鼓,家家彩灯高悬,男女老少都要到外边走走,叫“走百病”,意指可驱走各种疾病。妇女儿童有到井沿刨冰块吃的习俗,后来用雪糕或冻梨代替了冰块。

  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早餐吃“荷包蛋”,午餐蒸包子馒头,也有吃粽子的,但农村不多。许多人家到野外挖草药、采艾蒿,将艾蒿放在水缸里,插在房箔上,男人夹在耳朵上,女人插在鬓角上,以示驱毒灭病。

  用五色纸叠葫芦,将染色的苘麻扎成小笤帚,拴于杨树枝挂在门窗上,意在扫除疾病,驱除毒虫。妇女用绸缎绣成荷包,内装香草,大人小孩子佩戴在胸前。在小孩的脖子、手腕、脚脖上系五色线,意为拴住,以防生病遭灾。

  中秋节,俗称八月节。每年农历八月,正是瓜果蔬菜和五谷成熟季节,十五这天,多数人家蒸包子、炖猪肉。晚上,摆上月饼、瓜果,在院在供月,也叫“圆月”,指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共同赏月。

  传统时令节日还有很多,龙王爷、马王爷、虫王爷生日,农村有烧香上供的习俗,祈祷风调雨顺,不闹虫灾,牲畜平安。解放后,很少有人再过此类的时令节日。二月二、立春、清明、暑伏、立秋等时令节日,却延续下来。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家家用秫秸梢和花布条穿成“龙尾”,挂在屋内,钉在小孩帽子或上衣上面;早晨用香火给小孩熏耳朵、鼻孔,防除疾病和毒虫侵咬。这天,吃过年留下来的猪头,俗称“二月二啃猪头”。

  立春打春,每到立春这一天,人们吃生萝卜叫“啃春”,后用吃水果代替。

  清明是祭扫坟墓的日子,解放后,机关、团体、学校,组织职工学生祭扫烈士墓。

  暑伏即初伏第一天,通称“入伏”。当地有句农谚:“头伏萝卜、二伏菜(白菜)、三伏种荞麦。”是指这几种作物播种时间。入伏后,正是收割小麦的季节,杏、甜瓜、西瓜等瓜果相继成熟,茄子、豆角、辣椒等蔬菜开始大量上市,暑伏这天家家吃伏面(面条)。

  立秋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庄稼丰收在望,家家包饺子叫“抓秋膘。”

  四、婚姻习俗

  解放前,男女订婚讲门当户对,由媒人到双方家中提亲,称“保媒”。经父母同意,双方再进行“相亲”,叫“相姑爷”和“相媳妇”。男女青年多不见面,由双方父母包办。女家分两次索财礼,一次叫过小礼,二次叫过大礼。订婚年龄多在七八岁到十三四岁。

  男家倘若贫穷,很少有人来保媒,订婚年龄较大。早婚较多,一般十六七岁,有的十四五岁就结婚。女方到二十二三岁尚未结婚的,就被称为“老大姑娘”。贫穷人家男人缺财礼聘媳妇,有的到二十七八岁结婚。因此男多大于女。较富裕人家,多女大于男,有“女大三,赛金砖”之说。结婚俗称“办喜事”,男家叫“娶媳妇”,女家叫“姑娘出门子”,也叫“打发姑娘”。女家在结婚头一天,置办酒席,招待亲友,亲友赠送礼物和礼钱,称“填箱”,也叫“押腰”钱。安排较亲近的亲邻送亲,俗称“送闺女”,少者去两大车人,多者去四大车人。

  男家娶亲操办三天,头一天为“响棚”(开始搭席棚,雇鼓乐班子吹奏),也叫“做菜”(杀猪、搭锅灶、准备酒席)。次日为“走轿”,装饰娶亲轿车,做迎娶新娘的准备,到祖坟祭祖。“走轿”这天开始摆酒席,一般为“六顶六”即6个盘子和6个碗的菜肴,招待前来随礼的亲友和帮忙人员。第三天为“正日”,起大早,新郎和伴郎骑对子马,带轿车(用骡子拉的带棚车),车前有专人鸣锣开道,由娶亲客带领到女家迎亲。当喜车(新娘坐的轿车)迎回男家门口时,娶亲客扶新娘下车,燃放爆竹,鼓乐齐鸣,红毡铺地,新郎在前,新娘在后,新娘头上蒙着红布“盖头”,新郎新娘扯着红布带缓步走到桌前拜天地,然后进入房门,新郎揭下新娘头上的红布盖头,男女双方才见面。

  女方送客(俗称娘家客),让到正房座席。正日这天酒席为“八顶八”,即8个盘子、8个碗的菜肴。其中有4样菜必备,即面鱼、丸子、粉条和烧肉。送走娘家客后,继续招待亲友。凡来参加贺喜的亲友,均到写礼帐处送上礼物或礼钱,叫“随礼”,也叫“赶份子”。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实行婚姻登记。

  按国家公布的婚姻法,禁止包办买卖婚姻,青年男女婚姻基本得到自主,旧的婚姻习俗得到改变。职工干部多举行新式婚礼,农村结婚的传统形式也有所改变,一些迷信活动逐年减少。

  1978年以后,人民生活有很大提高,男女青年结婚的物质条件逐年升格。由于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女方在订婚时索要财礼,结婚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随礼款额逐年增高。农村订婚索要财礼一般为3000到5000元,高者达7000元。一些干部和职工虽名为不要财礼,但购置家用电器、家具、衣服被褥、化妆品、首饰等,一般要花费六七千元,高者达万元。办婚事需摆20至40桌酒席,礼份少则20元,多则上百元,职工年均随礼钱二三百元。操办婚事和人情往来所需要费用,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过重负担。对此,党和政府虽做一些宣传教育工作,仍屡禁不止。

  五、丧葬习俗

  解放前一直为土葬,丧葬形式有简有繁,以贫富而别。贫穷人家多在人死后当日买口较小的棺木,亲邻帮助埋葬。买不起棺木,用自己家装衣木柜代替,甚至用炕席或秫秸卷起埋葬。富家埋葬死者,最低祭奠3天,多者7天。搭灵棚、吹唢呐,请僧、道诵经,摆酒席招待新友,送葬时几十人抬杠(抬棺木),埋葬在自家坟茔地里。不论贫富,从死者咽气到埋葬地下,有许多习俗,属迷信活动。

  解放后,党和政府教育群众破除思想,禁止采坟地、看风水,请阴阳先生净宅,烧纸人、纸马和纸牛等迷信活动。1950年至1953年,县人民政府四次下达文件,严禁殡葬中的迷信活动,严禁在耕地内埋葬。

  1965年,县人委发出《关于殡葬改革的通知》,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干部必须带头破除殡葬迷信思想,执行政府法令。“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特别是1975年和1976年,殡葬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在一些偏僻农村,上供、烧纸、披麻戴孝、扎纸人纸马、看风水择葬地等迷信活动屡见不鲜。1976年,县革命委员会根据省的指示精神,在全县开展平坟、深埋活动。

  1977年初建成火化场,3月开办火化业务。

  1978年3月,县民政局发出《关于殡葬改革问题和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党团员带头,在处理殡葬事宜中执行火葬规定。农安镇、城郊、三宝、华家、滨河、榛柴、柴岗等公社,全部取缔坟地,实行火化。距火化场较远的公社,统一规划,深埋深葬。

  1984年,县民政局规定,火化区死亡人口一律火化,非火化区的死亡人口深埋深葬于公共墓地。各乡成立平坟领导小组和平专业队,实行有主坟限期平,无主坟由专业队突击平,全县平掉6.8万个坟头,还田1005亩。

  1987年火化场新装82B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火化炉2台,全年火化3562具尸体,火化率为84.6%,居全省第二位。同年,城乡建立红白理事会410个,开展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文明节约办丧事等宣传教育活动,但一些群众甚至少数干部大办丧事、搞迷信活动的仍然存在。

上一篇:陕西蓝田丧葬习俗
下一篇:告诉你一些传统的殡葬和当地风俗的殡葬来看看他们的差异
相关资讯:
 ·广河县殡仪馆花圈店 预定花圈价格实惠 代送花圈到广河县殡仪馆指定厅
 ·大亚湾区花圈店,送别亲人的专业园地
 ·丧事花圈辽阳鲜花同城速递白塔区文圣区弓长岭区花店北京送殡仪馆

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QQ/微信同号:972445352
在线客服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