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各个年龄阶段别称

 初生:婴儿;一说婴为女,男则为孩。婴同膺,膺为胸,是指初生儿要抱在胸前喂哺。

“嫛婗” :初生婴儿。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满月”: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满月”,也叫“弥月”或“诞月”。弥是满的意思,所以弥月即满月。诞月来自《诗经•大雅•生民》第二章的首句:“诞弥厥月。”这一章是写后稷诞日的情况的。诞是发语词,“弥厥月”是说满了怀孕应用的月数,后来就用“诞月”指出生满月。如苏轼《贺坤成节表》:“恭临诞月,仰祝圣期。”
“晬”:小儿满月、满一百日或满一岁都称为“晬”。因为晬是满一周期的意思。满百日称“百晬”,满一岁称“周晬”。百晬、周晬本指一种风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曾有记述:“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颜氏家训•风操》中也说:江南风俗,儿女一周年时为其制新衣,洗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这种习俗也称为试晬或抓周。因此,“百晬”和“周晬”也成为百日和周岁的别称。宋代人吴自牧《梦梁录•育子》:“(生子)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晬。”李商隐《骄儿》诗:“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不满一周岁称“未晬”。如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诗之一:“曩日见公孙未晬,如今已解牧鸡豚。”曩日即昔日。
襁褓:不满周岁。
“旬岁”:指小儿周岁。周岁还称为“旬岁”,旬也是满的意思,所以旬岁即满一岁。因“周”与“环”同意,古人又将满一岁称为“环岁”。
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孩提:幼儿时期。小孩二三岁称“孩提”或“孩抱”。《孟子•尽心上》:“孩提之意,无不知爱其亲也。”赵歧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汉书•王莽传上》:“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后汉书•李善传》:“(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鸠车之戏:五岁儿童。明代王志坚《表异录•人事》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游,又抚尘而游。”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鸠车是古代一种儿童玩具,抚尘是堆沙之类的游戏。这是用儿童爱作游戏的特点代指年龄。
竹马之游、抚尘而游:七岁儿童。
七岁,换牙之期,称悼、龆龀、毁齿。另有冲龄、孩提、总角,角是孩子头上扎的小髻。
十岁,古称“幼学”之年,典出《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总角、黄口、黄童:指童年。“角”指古时儿童头上的小髻,故名。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也叫“黄口”或“黄童”,雏鸟黄口,用来比喻人的年少,故名。《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髫童”、“毁齿”:儿童,叫“髫童”或“毁齿”。“髫”是下垂的头发,古时儿童未冠,头发下垂,所以叫髫童。又儿童到七八岁时乳齿脱落,更生新齿,所以又叫毁齿。柳宗元《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元臣硕老,稽首受教;髫童毁齿,踊跃执役。”又合起来称“髫龀”(龀,换齿)。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之七:“方孝孺髫龀已善属文。”
悼、龆龀:指儿童。女孩7岁,男孩8岁。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古时说男孩生下八个月生牙,八岁换牙,女孩七个月生牙,七岁换牙,所以八岁称“龆齿”,七八岁称“龆龄”。(龆,tiáo音条,是换牙的意思。)唐代人杨炯所作《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说:“龆龄之际,羞言霸道。”陶潜的《祭从弟敬远文》说:“相及龆齿,并罹偏咎”罹指遭受不幸事故,偏咎指父母双亲中一方去世,此诗指八岁时母亲亡故。
教数之年、九龄: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语出《礼记》。“九龄”可指9岁。如陶潜《责子》诗:“通(人名)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黄口: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
幼学之年、外傅之年:10岁。语出《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意思是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陆游《社日》诗云:“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
舞勺之年:男子13~15岁。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刘允济《经庐岳想洛州有作》:“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年华:女子13岁。豆蔻是多年生草木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也用于比喻处女。
“二七”之年:女子14岁。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及笄之年:女子15岁称“及笄”或“笄年”。“笄”,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此典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未许嫁,二十则笄。”后因以“始笄”、“及笄”、“笄岁”谓(已经许嫁的)女子十五岁。如清代王士祯《池北偶谈•谈献三•抱松女》:“宣城诸生罗恺妻孙氏,年始笄,遇兵变,从姑避山中松下。”《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宋代柳水《斗百花》词:“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宫腰指女子的细腰)。《聊斋志异·青凤》:“右一女郎,裁(才)及笄耳。”
“束发”或“成童”、“童”:男子15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古代男孩将头发由两髻(总角)束成一髻叫做“束发”,束发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
志学之年:男子15岁称“志学”。《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来就以志学为十五岁的代称。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翟灏《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一十六耳。” 晋人孙绰《情人碧玉歌》之二:“碧玉(女子名)破瓜时,郎为情颠倒。”如同二七一十四,女子16岁称二八。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如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梁家熏指女子美丽的眉毛,梁指东汉外戚权臣梁翼,史称其妻“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黛指眉毛。
少年,称“弱年”,“弱龄”或“弱岁”。弱,年少。晋陆云《兄平原赠诗》附陆机《赠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士龙衔恤丧庭。”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梁书·庚承先传》:“弱岁受学于南阳刘虬。”
“二九”:女子18岁可称“二九”。《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舞象之年:男子15~20岁。
弱冠、七尺:男子20岁称“弱冠”。典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进一步注解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后来人们就称二十岁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等。不满二十岁为“未冠”或“未成冠”。《汉书•叙传下》:“贾生矫矫,弱冠登朝。”贾生指汉朝名士贾谊。晋人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宋·叶适《司农詹公墓志铭》:“公始冠,第进士。”第进士,即科举得中进士。《旧唐书•崔胤传》:“冠岁名升甲乙,壮年位列于公卿。”甲乙即甲科乙科的并称。汉时科考分甲乙丙三科,升甲乙,即科科考及第。清·昭梿《啸亭杂录•军机大臣》:“其下役,皆选内府中的童子,惟司洒扫。旧例及冠时即更易。”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南朝梁人慧皎《高僧传•忘身•释僧富》:“及至冠年,备尽经史,美姿容,善谈论。”《新唐书•车服志》:“未冠者童子髻。”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未成冠登仕。”弱冠还称“弱年”、“弱龄”、“弱岁”。如晋陆机《赠第士龙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士龙衔恤丧庭”在另一本上“弱年”作“弱冠”,可见弱年与弱冠同义。南朝梁人任昉《<王文宪集>序》:“时司徒袁粲,有世之度,脱落尘俗,见公弱龄,便望风推服,叹曰:‘衣冠礼乐在是矣!’时粲位亚台司,公年始弱冠。”可见弱龄也是弱冠之年。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述旧怀言》诗:“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暇。”孙汝听注:“弱岁,谓弱冠也。”古时男子20岁也称为“七尺”。《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及六十有五,皆征之。”贾公彦注释说:“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为什么以七尺来代称二十岁呢?因为古时尺短,一尺只合二十多厘米,七尺才一米多,正是成年人的身体高度。,而二十岁算成年人,所以以七尺代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花信年华:女子24岁称“花信年华”。花信本指开花的信息。相传应花期而吹来的风有二十四番,故称女子二十四岁为花信年华。
梅之年,标梅之年:女子至出嫁。
半老徐娘:女子至30岁。
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30岁称“而立”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宋·赵令峙《侯鲭录》三引苏轼诗:“令阎方今而立岁,贤夫已近古稀年。”又称“壮”年(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南朝·宋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辛弃疾《鹧鸪天》词:“壮岁旌旗拥万夫。” 三十岁称“而立”、“立年”、“始立”。《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还就称30岁为“而立”、“始立”。如鲁讯《华盖集•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清吴伟业《海虞孙孝维三十赠言》诗:“始立何容减宦情?”“立年”是而立之年的省语。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九:“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30岁还称“始室”、“壮室”。《礼记•内则》:“(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有室即有妻子,所以始室指三十岁。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壮室”源于《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唐代蒋防《霍小玉传》:“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

上一篇:灵位牌的由来
下一篇:祭奠文化:五七三周年,不烧不周全
相关资讯:
 ·三原县花圈店,为您提供专业的鲜花悼念服务
 ·湘潭陵园附近花圈寿衣店
 ·济宁市鱼台县殡仪馆花圈店 预定花圈价格实惠 代送花圈到济宁市鱼台县殡仪馆指定厅

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QQ/微信同号:972445352
在线客服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