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胃疾去世,终年55岁。他的死讯引起全中国的注意。治丧委员会由宋庆龄、蔡元培等知名人士组成,其中包括了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推荐的沈钧儒、李公朴二人。在上海上万民众自发为他一个文艺界人士举行前所未有的隆重的葬礼。 一九四七年九月,在文化界进步人士和鲁迅生前好友内山完造的资助下,许广平改建了鲁迅墓,改建后的鲁迅墓,占地64平方米,用苏州金山花岗石建成。碑面上有周建人所书的金字碑文。 当时的鲁迅墓很简单,鲁迅的灵柩上只是一个土堆,墓穴后面立了一块梯形的水泥墓碑,碑的上端,镶着高38厘米,宽25厘米的磁制“鲁迅先生之遗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的关心下,1956年,鲁迅墓迁置于虹口公园(即今鲁迅公园)内。之所以迁葬虹口公园,是因为这里距离鲁迅故居较近,鲁迅曾多次在这里散步。1956年1月,国家决定在鲁迅逝世20周年给他迁墓,并给他修建纪念馆。当年6月初,国家批准设计专家陈植的设计稿,并拨工程费90万元。同年7月19日开工,10月9日竣工,10月14日举行了迁葬。 鲁迅坟冢后侧是照壁式大墓碑,中央镌刻着主席题写的“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每个字被刻在一块高1米、宽0.88米的花岗石上。墓碑下方是鲁迅的坟冢,也是用花岗石砌成。之所以用花岗石,这是别有用意,寓意鲁迅坚硬的性格。 鲁迅墓地四周栽种松柏、香樟、广玉兰以及鲁迅生喜爱的树木,还有日本友人赠送的樱花、腊梅、桂花树等。鲁迅迁葬典礼上,巴金说道:“从此先生的遗体得到永久的安息;景慕先生的人们也有瞻仰和学习的机会;先生留下的丰富的文化思想遗产将广泛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先生的智慧和光芒将更普遍地照亮中国青年的心灵。 鲁迅公园里还有一座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人物类纪念馆,周总理题写馆名。纪念馆的风格为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风格,同时又具有现代博物馆的功能。2008年,鲁迅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纪念馆地下还有一层,为文物库房,收藏有文物、文献资料等20多万件。 纪念馆总占地42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3平方米。其中一层建有文化名人专库“朝华文库”、学术报告厅“树人堂”、专题展厅“奔流艺苑”等;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厅。
上一篇:嫌大城市墓地太贵,选择到周边小城市买房子存骨灰盒,居民很无奈 |
下一篇:远在西方的墓地,看似与中国毫无瓜葛,却每年吸引无数国人去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