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每个人无论贫贱与富贵都要面对这个结果,就像大文豪肖伯纳墓碑上刻的那样“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还是一定会发生的”。是呀,这是一件多么无奈的事,但他又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经历多次的重大仪式。
在我国,自古认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便知中华民族是个重血缘,重家族、重孝道的民族。所以在中国办理丧葬事宜是以家族为基本单位。不仅如此,死者在丧礼之后仍被视为家族一员,其牌位与墓穴也被认为是他仍然存在的象征,因此拜祭祖坟也就显得格外神圣。中国历朝历代都将拜祖坟与“孝道”联系起来,到如今,虽然拜祖坟没有以前正式隆重,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仙逝,子女们还是会倾其所有把丧事办的隆重些,为的是不让外人笑自己不孝顺,最终使“隆丧厚葬”日趋流行。
西方人重视灵魂而轻视躯体的存在。特别是在基督教文化中,人死是灵魂摆脱了躯体,使其得以解脱与升华。他们相信凡事都是上帝安排,也确信他们日后可以和亲人在上帝的处所相见,并且永远在一起。殡葬安置的只不过是死者的灵魂,所以丧葬礼仪中注重肃穆庄严的气氛。在每间教会都有牧师或专职的长老、弟兄来办理丧事,因此基督教家庭的殡葬礼仪不用大伤脑筋,教会会帮助丧属办理后事,也就不用担心别人的想法,只要真心为死者的灵魂祈祷送行就可以了,不需要顾及生者的排场与面子。
中国自古重视相地术,到了东汉开始把风水与丧葬联系起来。我国民间殡葬风水习俗很多,不同风水派别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人当然是看不懂的,只有在遇到办理丧事时请教风水师,依照风水师的安排办理。因此在选择墓地和墓地的走向时也都必须依赖风水师的安排,这样生者才会安心,以致耕地、大路两旁处处可见一座座坟堆,大量耕地被占用,严重破坏了环境。
西方的墓园规划相当注重与环境的配合,通常西方的墓园也是花园,草木扶疏,丝毫没有给人阴森可怕的感觉。而且他们的墓穴通常不会突出于地面,而是与地面平齐,上平铺墓碑,顶多一个十字架竖在地上。整个墓园给人安宁、干净、空气清新与环境融合的感觉。
由此可以看出,殡葬礼仪并非有一定原则,西方人可以用“简丧薄葬”的方式进行,我们为何一定要吹吹打打才行?难道不能把孝心用在死者生前,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在去世后用一片真心来尊重死者,体谅生者?就死亡文化观点,我国的殡葬礼仪应该是改革的时候了。
上一篇:有关墓穴的丧葬知识 |
下一篇:周恩来挽新闻学家邹韬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