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文化是从农村为基础产生、传播和发展的,殡葬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各地殡葬活动虽有不同,但只是大同小异,都充分显示了当地的地方风韵。出殡这天一大早,庭院须打扫干净。全村人都来帮忙,理事人要以大将风度指挥全盘。这天一早,凡是下头的孝子都集中在灵堂。女的身穿白孝服,头戴孝帽,孝帽前挂长长的眼罩,腰系麻辫,手持哭丧棒,足穿白孝鞋,跪在灵前。男孝子身穿白大袍,头戴菱角帽,腰系麻辫,拖拉着白鞋,手持哭丧棒,跪在灵堂的门两边,一边一个死者的亲生儿子,其他孝子一个一个往后续延,孝子多的跪到当院,摆开一条长蛇阵。
这天灵堂前设一个大屏风,上边贴着一个大"奠"字,前边摆一张祭桌。早饭后献祭吊唁就开始了,大门外安排的三至四人接应来宾,并把来宾的祭品金山、银山、花圈、和盛食品的献祭盒子接过来,交由祭桌的人打开盒子亮出食品,献上一会儿又把金山、银山、花圈收下,向礼桌人报帐。安排一人摆设路祭,一个招呼响家,一人做八抬架,安排八人把八抬架抬到大门前,准备出殡时灵柩放在上边,安排两人把朋友赠献的挽帐写上姓名,悬挂在当院,一个负责通知孝子接应舅家人,两个人抬亲戚送来的牌匾、冥楼。出殡时谁点炮,谁点赶殃鞭,谁担发富罐,谁端烧纸盆,谁手持桑棍打鸡鸣叫,谁负责把纸祭品和那匹纸制红马弄到墓前焚烧,谁盖棺钉棺,都一一确定下来。抬灵柩需要16人,8人一组轮换抬,谁换谁,也要定下来。灵起后,宴席准备工作就须开始,摆桌凳,散筷子,散发酒壶、酒杯、羹匙,提茶水、端菜盘、下菜、散馍等等,一个萝卜一个坑,都要全部落实到人,一点也不含糊。
这天大门两侧重张贴着白纸黑字书写的对联,一侧墙壁上张贴着长长的《讣告》,巷中摆设着路祭,巷的另一侧安放着一纸制红色高头大马,旁边还站着一个马童。
大门另一侧宽展的地方,响家打起了场面,载歌载舞,唱歌唱戏,扩音喇叭高高挂在房顶上,音响随风飘荡,满村都能听见。
这时,理事人安排人和响家到村口迎牌匾和冥楼,先迎女儿敬献的牌匾和冥楼,再迎娘家侄女的祭品,然后迎外甥侄儿女的祭品,接着又迎是义子义媳的祭品,最后迎舅家人及其献祭品。响家前边吹奏,孝子低头随后行,见了舅家人全部下跪。舅家人到家中安排坐定后,给上桌酒菜款待。
巷中不远处的僻风地方,摆设着一男一女两个纸俑作引路菩萨,面前放一个香炉,下头的妇女分组给菩萨烧香。第一组是死者的儿媳妇侄媳妇,她们放下眼罩,手拄哭丧棒,由大儿媳妇领头,后边依次尾随,每人拿一支香,边走边哭,到引路菩萨前把香插在香炉里,磕个头又回到灵堂。隔一段时间,第二组女儿组烧香,出嫁和没出嫁的都在这个队列。接下去第三组是孙女组。她们都和第一组的烧香形式一样,轮流进行,每组大约烧两次到三次。
大门外接应献祭的应接不暇,献祭和吊唁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络绎不绝。高潮渐退,理事人查看下头的孝子,全部系上了出号,证明应献祭的亲戚已全部献过。就通知点炮人燃放一炮,过会儿又点燃第二炮。第三炮响后就要出殡发丧了。等死者配偶烧罢分别纸,担发富罐的人就到灵前,把发富罐纸俑和镇墓瓦用竹篮子盛着担到墓地,另一人把鸡抓在手上,用桑棍打鸡鸣叫赶殃。村里年轻后生拥到灵前准备抬灵柩,盖棺钉棺也在进行。孝子们到灵前磕个头,长子把引魂幡打在手上,都哭丧着脸走出大门,跪在放灵柩的八抬架前,男嚎女哭,哭得天昏地暗。灵柩抬出来了,随灵打鸡赶殃的人,又从灵堂点燃一挂鞭炮,在大门外灵柩周围转一圈。鞭炮响过,制止哀乐哭声,追悼会开始,主要有以下几项:静默三分钟,宣读《祭文》(即悼词),死者儿子致《答谢词》。接着端盆人把烧纸盆递给绊盆人,绊盆人接过盆在长子头上一挨(这就是顶盆),使劲摔在地上,这才宣布起灵。有的村是让响家作《哭灵》表演后,再宣布起灵。
起灵后,灵柩由强壮后生抬着,不能落地,一路不停抬到墓地。男女送葬到墓地,每人捡个墓土块扔进墓坑。灵柩入墓下葬时,鞭炮鸣响,唢呐吹奏,纸马、纸俑、金银山、花圈、冥楼等祭品全被点燃。男女孝子见逝者入土,哭声更加凄惨。村里长者见灵柩已经入土,便劝他们回去,留下一孝子作陪封墓。灵柩下到墓坑内后,由一人下去把长明灯和殉葬品、纸俑、竹弓苇箭、万年吉庆宝书、发富罐等放在指定位置,人上来后,村里人都自觉地拿锹参与封墓。坟丘成形了,最后把幡插在坟丘最高点上。幡插得不要太深,不长时间内要被风刮倒。最后把镇墓瓦扣在坟上。
当孝子送葬回来时,大门口地上要放一水盆,斩草时的那把菜刀要搁在盆上。过去水盆里有铜元,每人捞一枚,现在,则用一些胡萝卜片代之。
凡来献祭吊唁的来宾和村里帮忙的人,都可吃罢宴请才散去。在吃宴请中间,孝子要鞠躬致谢。
如今的殡葬活动已简化了好多,抬灵时的扯纤现在都没有了,孝子一步三磕头淘汰了。过去一些富裕人家还有作礼殡的,就是在出殡前一天晚上,由礼殡司仪人喊口令,按辈份跪在灵前的孝男孝女们按照口令顿首、哭号、止哀,动作非常繁琐,现在很少人这样做了。还有一种打三面鼓的活动。灵柩抬出大门,摆设三面鼓,中间一个大鼓,一边一个小鼓,出殡时孝子贤孙们跪在灵柩前,由响家出一人,手执鼓棰咚咚咚敲三下,然后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边打边念,左敲右敲,紧一阵,慢一阵,敲打到高潮时双手握棰空中乱舞,不管怎么舞,棰下去都要打在每个鼓的中心,并很有节奏。这种民间艺术现在很少有人会打,如不抢救就要失传了。
上一篇:殡葬以后的活动 |
下一篇:评季羡林先生挽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