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旧时的殡葬礼仪,因贫富条件不同,故简繁不一、以父母死后治丧而言,长期形成下列习俗:
一、正 停:
投后,将死者放在一块木板上,仰面平卧,头放正,四肢端直,脚系棉线绳,停在堂屋,头朝门,点长明灯一盏,放在死者头前,献祭品,焚香烧纸,这叫“寿终正寝”。
二、报 丧:
死者子女速向本家长辈及亲友报丧,见面后要叩头着地,简单诉说殁者病变情况。要在自家门前燃火一堆,以告邻里家中有丧事。望族人家有在街门墙上贴告的。
三、披麻戴孝:
儿子穿麻布或棉布缝制的白孝衣,头戴白布孝帽,腰系麻辫,手持丧杖。儿媳和女儿戴孝圈(白布缝制的),背后披一条约三尺长的白布,身穿白孝衫,腰系麻辫。外甥和女婿只戴孝帽,腰系孝带。孙子戴孝帽,帽沿缀一红布条。
四、入 殆:
停在灵堂的尸体,依选定日期时辰,集齐亲朋至友,放入灵枢。
五、守 灵:
儿子跪于灵枢左侧,儿媳、女儿跪于右侧,轮流看守。
六、祭 奠:
父母亡后,家人便开始置办大斋(大馒馒)、小斋(小馒馍),经济条件好的杀猪宰羊,设祭坛,祭祀亡灵。按乡俗,女婿、外甥各献猪头1个,大斋15个,小斋15个。一般亲戚朋友均带纸箔等祭品陆续前来灵前焚纸上香,主家请有道士伴奏哀乐,以示哀悼。
七、糊扎纸货:
父母过世,家人请阴阳道士糊扎纸货。纸货多少,贫富悬殊甚大。一般有用五色纸扎成的“迎魂幡”,挂在门前高处*还有糊扎童男、童女、房宅、车、马、汉爷(进车的马夫)、金斗、银斗、白鹤的。专卖纸货的作坊中计么都有,也可随意购买,置于灵前。“发大丧”的,还要糊制白幡、黄幡、菊花幡、香幡、挂幡各二道,吊于灵堂前。
八、发 丧:
即在埋葬前数9,请道士作道场,诵经,祈祷神灵保佑投者免受磨难,到“极乐世界”。发丧程序有“取水”、“放食”、“撤灯”、“报恩”、“跑桥”等过程,其间还有请当地较有名望的人致祭、点主等俗。
九、殡 葬:
凉州习俗,殡葬之日,须在当日凌晨日出之前起灵,个别地方也有在日落之前送葬的。以引魂幡作前导,后有吹鼓手奏哀乐,灵枢紧随其后,由孝子拉纤,其余亲属有扶灵的,有拿纸货的,有沿途撤纸钱的,缓缓向莹地前进。途中遇到叉路口、拐弯、过桥,必焚纸开道。到莹地后,将灵枢放在墓穴前,烧化纸货,扫清墓穴,再将灵枢平稳地放入墓坑中,由家人及亲朋填土起家,将丧杖及迎魂幡插于坟堆上,坟堆顶端放一块石头,至此,膑葬仪式完成。葬后第三日亲属要到坟上攒坟,培土修家.俗称“攒坟”。从死亡之日起,每七日要烧纸上香,直到“七七”为止。死后百日和一周年之时,祭奠亦甚隆重。
上一篇:殡葬文化谈录 |
下一篇:关于削减清明扫墓高峰的研究 |